前言 #
之前看到了一个知乎文章,讲的就是出口网络线路的科普,其实就是国外vps的线路区分。我总结一下,并讲讲如何选择一条适合的国际网络线路。
线路图 #
graph LR
subgraph 国内网络
A[用户] --> B["宽带运营商\n(电信/联通/移动)"]
B --> C["国内中转服务器\n(VPS)"]
C -->|直连\n红色| D[国内公网]
D --> E["GFW墙\QoS限速"]
E --> G[国际出口]
end
subgraph 国际网络
C -->|IPLC国际专线\n绿色| H[IPLC国际专线]
G --> I[国外机场服务器]
H --> I
I --> J[自由互联网]
end
style A fill:#e1f5fe,stroke:#039be5
style B fill:#f0f4c3,stroke:#c0ca33
style C fill:#ffcdd2,stroke:#e53935
style D fill:#dcedc8,stroke:#689f38
style E fill:#ffccbc,stroke:#ff5722
style G fill:#dcedc8,stroke:#689f38
style H fill:#c8e6c9,stroke#4caf50
style I fill:#f0f4c3,stroke:#c0ca33
style J fill#e1f5fe,stroke#039be5
国内线路 #
其实往国外的线路区分主要是在国内,看国内走向国外的线路是哪一条。如果是人多繁忙的路线就容易卡顿,如果是优化的路线就快速、正常。对于国内线路主要区分有163骨干网、CN2、169骨干网、联通工业互联骨干网、移动骨干网。
中国电信 (China Telecom) #
-
163骨干网 (CHINANET )
- AS4134
- 中国电信最早的骨干网,承载90%的出口流量,节点以
202.97.*.*
开头。特点是带宽大但优化低,高峰期拥堵严重,丢包率高。
-
CN2 GT (Chinatelecom Next Carrier Network Global Transit,半程CN2)
- AS4809
- CN2(CNCN)的中端产品,国内段走163骨干网(
202.97.*.*
),国际出口切换至CN2节点(59.43.*.*
)。闲时表现较好,但晚高峰仍可能拥堵。
-
CN2 GIA (Chinatelecom Next Carrier Network Global Internet Access,全程CN2)
- AS4809
- CN2的高端产品,全程使用
59.43.*.*
节点(仅少数省份可能混合202.97
节点)。独立回国链路,低延迟、低丢包率,但带宽小、价格昂贵。
中国联通 (China Unicom) #
-
169骨干网(China Unicom BackBone)
- AS4837
- 联通主要骨干网,节点以
219.158.*.*
开头。用户基数较少,高峰期表现优于电信163,但负载较高时仍可能丢包。
-
CUII(CHINA UNICOM Industrial Internet Backbone)
- AS9929
- 联通的高质量网络,节点以
218.105.*.*
或210.51.*.*
为主,用户基数少、负载低,线路更稳定,适合政企客户。
中国移动 (China Mobile) #
-
CMNET(China Mobile)
- AS9808
- 移动核心骨干网,节点以
221.176.*.*
或221.183.*.*
开头。线路表现中规中矩,高峰期负载适中,部分区域可能混合其他运营商节点。
-
CMIN2(China Mobile International Next)
- AS58807
- 移动近期推出的精品网,对标电信CN2 GIA和联通A网,目前尚未广泛普及。
线路等级排序 #
- 电信:CN2 GIA > CN2 GT > 163骨干网
- 联通:A网(AS9929) > 169骨干网(AS4837)
- 移动:CMIN2(AS58807) > CMNET(AS9808)
小结 #
以上信息综合了各运营商骨干网的自治域(AS号)、节点特征及性能表现。如需进一步验证线路类型,可通过路由追踪工具(如 ping.pe
或 ipip.net
)观察节点IP段。
国际线路 #
- 常见运营商:CMI、CUG、NTT、PCCW、Telia、Telstra、CHT、HKBN、HKT、WTT、HGC、GTT、TaTa、HE、Cogentco、SingTel
- 常见数据中心:HKIX、EIEHKG(Equinix Internet Exchange HongKong)
- 常见下游:Cloudflare、Amazon、Azure、Google、CDN77、Cera Network
因为国际线路一般来说影响都不大,卡不卡顿主要在国内骨干网的选择上,所以不需要特别介绍。在选择的时候主要关注前述的国内运营商的线路选择即可。这里主要介绍几个常见的线路,如CMI、CUG、IIJ。
线路介绍 #
-
CMI(China Mobile International)
- AS58453
- 中国移动国际骨干网,主要负责处理境内CMNET的出境流量,采用新型光纤传输技术和分布式网络架构。
- 与NTT、PCCW等全球主流运营商直连,亚太地区延迟约100-150ms,高峰期稳定性优于普通线路但偶发拥堵。
- 支持模块化扩展和多种网络协议,兼容性较强,适用于TikTok视频上传、跨境电商等中等带宽需求场景。
-
CUG(China Unicom Global)
- AS10099
- 联通国际骨干网,提供差异化跨境接入方案,高端线路组合为 AS9929(国内段) + AS10099(国际段),对标电信CN2 GIA。
- 跨境跳数少、延迟低(优于普通AS4837线路),但国际带宽资源分散,适用于企业专线、金融交易等高实时性业务。
- 国内段AS9929节点IP以
218.105.*.*
或210.51.*.*
开头,负载较低且优先级高,常见于企业级IDC服务。
-
IIJ优化线路(Internet Initiative Japan)
- 日本有ntt线路、BBTEC线路(软银)、IIJ线路。其中IIJ线路属于性价比较高的线路。
- 日本主流运营商线路,以稳定性和高性价比著称,尤其适合中国联通/电信用户访问日本资源。
- 北京至东京延迟约80ms,晚高峰表现优于NTT线路,带宽充足且支持流媒体解锁。
- 中国移动用户可能绕行CMI线路,实际体验因地区网络架构而异。
小结 #
线路 | 运营商 | 核心优势 | 典型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
CMI | 中国移动 | 中端性能、高兼容性 | 跨境视频、电商平台 |
CUG | 中国联通 | 低延迟、企业级优先级 | 金融交易、跨境直播 |
IIJ | 日本IIJ | 中日专线优化、流媒体解锁 | 对日业务、游戏加速 |
线路选择 #
对于线路的选择,主要还是在于国内线路,国际线路影响较小。
对于基础线路,如果走的163骨干网,基本上高峰期都是要卡的,反而普通的线路中,移动的使用要好些。
因各家出口带宽的总量(中国电信 > 中国联通 > 中国移动)结合宽带用户数,可得各家人均用户出口带宽量(中国联通 > 中国电信 > 中国移动),所以移动的普通BGP用户反而运行比较流畅,不需要用到精品线路就可以用到较好的体验。
对于精品路线,体验都是较好的,根据使用的运营商选择即可。
当然,除了这些之外,还有一个专线,比如IPLC、IEPL专线。专线体验最好,但只有少部分厂商提供,而且十分昂贵,这里就不列出了。
参考网址 #
-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64467370
- https://www.vpsjxw.com/japan_vps/nttiij/
- https://www.nodeseek.com/post-219853-1
- https://www.ecscoupon.com/12553.html
- https://www.tjsky.net/tutorial/633#i-9
- https://vpsloc.com/eb2d0e0a.html
